中国财经在线
作者:小贝 日期:2022-11-24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大家对居家环境的质量愈加重视。长期处于室内,环境和空气质量难免会影响健康状态,而戴森始终致力于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忽视的问题。继今年6月首次成功举办后,戴森创“新”公开课于本月再度开讲。11月23日,戴森特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阚海东教授与戴森工程师共同探讨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并现场为消费者答疑解惑。在普及专业健康知识的同时,也提供了室内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帮助大家打造洁净、健康和舒适的家庭生活空间。
戴森创“新”公开课现场(从左至右依次为戴森用户、阚海东教授、戴森工程师) 建立科学卫生认知,深度清洁事半功倍 在家庭环境中,引起反复过敏等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往往是隐藏于家中各个角落、难以被人“看见”的灰尘。尽管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意识到居家清洁的重要性,但是不少人对于灰尘的来源和构成仍然存在认知误区,只在看见灰尘时才会进行清扫。要营造洁净舒适的居家环境,首先需要全面地了解室内污染源,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为此,阚海东教授在戴森创“新”公开课上就室内污染源做了详细的科普。室内灰尘的组成复杂且多样,包含了尘螨、尘螨排泄物、皮屑等成百上千种物质。受过敏困扰的人群面对这些污染,极大可能会引发皮肤瘙痒、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甚至导致哮喘等疾病。尤其对于养宠家庭,除了需要关注宠物毛发散落带来的清洁问题,也要留意附着于宠物身上的尘螨及其排泄物等过敏原随着宠物的活动轨迹散落至家中的各个角落。宠物窝、沙发底部、地毯、墙角等清洁死角亦容易成为日常清洁打扫的“盲区”和“难点”。因此,除了日常勤快地打扫之外,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层清洁,针对性地将这些过敏原消除,营造干净卫生的家庭环境。
戴森吸尘器丰富配件 实现多场景深度清洁 戴森以技术创新不断升级优化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环境清洁解决方案。戴森工程师在活动中介绍戴森深度清洁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帮助消费者实现高效除尘除螨。戴森吸尘器系列拥有强劲吸力,能够深层吸除暗处的尘螨等污染物。其中,今年戴森G5 Detect无绳吸尘器配备第五代Hyperdymium™旋速马达,即G5马达,更是以高达每分钟135,000转的转速,提供262 AW1吸力。针对宠物毛发清洁难题,防缠绕螺旋型吸头可以吸除被织物纤维缠绕的顽固毛发,而宠物毛发清洁配件,还能直接吸除宠物身上的皮屑以及附着的过敏原。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使用需求,戴森吸尘器还配备了多种吸头配件,灵活更换即可应对室内多种深度清洁需求。 守护室内空气质量,针对性解决健康隐患 除了留意家居环境中的灰尘,阚海东教授认为,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并特别强调,“作为室内危害较大的空气污染物,甲醛的释放周期比大家想象中的长得多,即使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强烈的不适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可能引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重症。”针对室内环境中甲醛持续释放的难题,戴森工程师提出了有效的清洁解决方案。戴森采用的固态甲醛传感器,不仅能排除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污染物的混淆干扰,还能精准持续监测甲醛水平长达7年2。戴森的催化剂滤网采用了结构与锰钾矿矿物类似的独特涂层,在孔道内部,可将甲醛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滤网可从空气中补给氧气保持催化剂活性,从而实现持续清除甲醛3的效果,且无需替换。 此外,随着冬季的到来,室内空气干燥问题,以及病毒传播也会增加人们感冒和患上呼吸道疾病的风险。特别是在密闭空间,易感染人群比如老人和儿童,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阚教授表示,“虽然加湿器可以帮助我们营造舒适的环境湿度,但需要注意机器内部的清洁。一旦细菌和霉菌滋生,随着水雾或水蒸气进入室内空气,更易造成大范围的空气污染。此外,使用加湿器时也需注意不要加入消毒剂,否则消毒剂中的成分被雾化后,人体吸入可能会对呼吸道及肺部造成损伤。”
戴森加湿空气净化风扇 净享整屋舒适呼吸 戴森加湿空气净化风扇,利用短波紫外线技术杀死水中99.9%的细菌4,并配合银纤维蒸发器,进一步抑制细菌生长5,从源头上避免污染,对净化后的空气加湿并缓解干燥带来的困扰。而面对密闭空间内病毒传播风险更高的问题,戴森全新空气净化风扇系列的多重滤网结构可以净化并锁住99.95%小至0.1微米的颗粒物6,过滤99.9%人冠状病毒229E,以及OC43气溶胶7。此外,通过戴森Air Amplifier™气流倍增技术的加持,将清洁加湿和净化后的空气喷射至室内的各个角落8,实现整屋均匀净化。
此次戴森创“新”公开课围绕室内环境与健康话题,不仅为中国消费者科普了专业的知识,还提供了针对性的清洁解决方案。作为上一期活动的延续,此次创“新”公开课充分体现了戴森始终致力于帮助消费者树立家居清洁意识,以及解决家庭的清洁问题。戴森将持续以更好地解决消费者的需求为落脚点,深耕室内环境清洁领域的研发创新,全方位助力中国家庭打造洁净健康的居家环境。 |